“上帝”一词源于中国,《尚书》、《礼记》、《诗经》等中国古典名著都提到过“上帝”,后来才被传教士用于god这个词。

“帝”在甲骨文的卜辞、周朝金文里,又称“神”、“天”。而“上”字则与“天”、“大”可以通借。

孔子说过:“周因于殷礼”,他开创的儒家是继承和倡导商周礼制的,他们所祭祀的神,就是“天帝”。

在儒家的经典如“十三经”里,和“天”相等的是“上苍”,或称“帝”、“天帝”,而且“天帝”的旨意贯穿了儒家文化。

《尚书·召诰》写道:“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论语·尧曰》里有:“敢诏告于皇皇后帝。”《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尚书·舜典》也说:“肆类于上帝,湮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隋唐时期,国家礼典里天神的名字依据周礼,正式确定为“昊天上帝”。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学者、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翻阅了很多中国典籍,发现其中“天帝、上帝”的概念,跟他们西方人造物主GOD的概念很相似,于是(1595年)就把GOD翻译成了“上帝、天主”。

利玛窦(左)在华长达28年

清朝的时时候另外一个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在对中国文化和神话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他把GOD翻译成了“神”。

总之,在西方本来没有“上帝”这个词的,而只有“耶和华安拉”之类。再不要以为“上帝”是西方传过来的专有名词了~它是我们传统文化实打实的“土特产”!

(补充:~~这种翻译的“错位”现象,在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还存在于文学、艺术、医学、政治等领域。在西学东渐唯西方马首是瞻的情况下,那批文化人翻译西方的东西时总是力求“信、达、雅”~特别是最讲究“雅”。这仅仅从欧美的国名地名就可见一斑~什么英吉利、欧罗巴、美利坚、法兰西……这些好词无形中都起到了美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