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建国时有65万人,建国后3年,来自世界各地的68万犹太人涌入以色列,其中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占了一大半,这些人无资产、无知识、无技术,来自欧洲的犹太人,虽然有知识和技术,但积累的财富都毁于战火,这些人对以色列的经济造成了极大压力。

另一方面,受战争影响,以色列大量成年劳动力在军队服役,造成生产下降,外贸也因邻国的封锁而中断,国内物资短缺。1951年最困难时,以色列的食物储备只够维持一个星期。

为了搞钱,以色列政府一面向美国犹太人募捐,一面向美国政府申请贷款和援助,但效果不理想——募捐弄了3亿多美元,贷款和援助弄了1亿多美元,这些钱没有解决问题,却耗尽了以色列政府的脸面。私人募捐无法长久,毕竟大家都要生活,政府贷款和援助,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又穷有弱,谁都看不上。

二战后,西德向以色列提供了多少赔偿

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以色列政府明白,走正常途径搞不到钱,于是又动起了向德国索赔的念头。

向德国索赔是一个令以色列人纠结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从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里拿“罪恶的钱”,是肮脏的交易,是出卖灵魂的事,对不起那些被害者。不要赔偿呢,国家能不能撑下去还是问题。

还是李宗盛的老问题: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

1951年,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一锤定音,决定向德国寻求赔偿,理由是:被纳粹杀害已经不能开口的600万同胞在命令着,要以色列崛起、强大、繁荣,以此维持自身的和平、安全,永远不要让犹太民族的灭顶之灾再次降临。

犹太人对德索赔有两条线。

以色列政府对德国的索赔是集体索赔,索赔对象是被纳粹掠夺的无继承人的犹太财产,以及以色列政府接收、安置逃离纳粹统治的犹太难民的费用。

除此之外,在纳粹统治之下,被屠杀、健康受到损害、财产被破坏和侵占、失去自由、被奴役、失业、生活困难等,属于个人索赔范围,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