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德国已形成由11个都市圈构成的区域都市网络。这些都市圈在全球和欧洲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交通及信息可达性, 它们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引擎, 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带动作用。德国都市圈的划定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西德的重新统一和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逐渐被视为具备国家及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空间载体。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驱动力,它们有助于维持德国乃至欧洲的竞争力以及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1997年,由各联邦州部长组成的“空间规划部长级会议”(MKRO)首次通过都市圈空间发展决议,即《德国的欧洲都市圈》, 决议根据较大的人口数量、较高的人口密度、重要的经济能力和对外经济的重要性等指标,明确了7个具有欧洲影响力的德国都市圈, 分别为:柏林-勃兰登堡、汉堡、慕尼黑、莱茵-美因、莱茵-鲁尔、斯图加特和德国中部都市圈。该决议旨在通过聚焦具有国家重要性的都市圈,关注它们在欧洲城市系统中的作用,来强化德国多中心的城市体系的特征。

2005年,由于联邦州之间利益平衡的需要, 以及新都市圈发展潜力的显现, MKRO又决定新增4个都市圈, 分别是:纽伦堡、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沃尔夫斯堡、莱茵-内卡和不莱梅-奥尔登堡,并于2006年通过了新的《德国空间发展概念和策略》。

德国11个都市圈的分布、面积及人口

从地理位置上看,德国都市圈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为平均,其中有2个都市圈横跨2个联邦州,4个都市圈横跨3个联邦州。都市圈呈现出多中心和单中心并存的特点。从面积上看,11个都市圈占据了德国国土面积的55%,其中,柏林-勃兰登堡、汉堡和慕尼黑都市圈的面积分列前三位。从人口数量上看,11个都市圈中生活着全德国67%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