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是道德哲学,其理想人格的设计以道德自修为起点,以安人治世为终点,是既强调“内圣”,又注重“外王”的君子型人格。尽管这种理想人格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但是由于儒家学说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后,儒家理想人格也成了后世历代封建社会士人阶层追求的人生价值标准,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正统的理想人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内圣外王

任何理想人格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也离不开社会实践主体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感悟。在先秦诸子中,儒家的理想人格与其他学派相比,有其独到之处,映射了特定时代特定社会阶层和知识分子的人生理解与追求,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儒家学说可以高度概括为道德哲学,理想人格也偏重于道德修为的理论与实践。在理论上,道德标准成了判定人的好坏的尺度,并由此把人区分为道德低下的小人和道德高尚的君子。在实践上,强调社会个体把现实作为与伦理道德修为结合起来,把内修道德作为抵达“君子”的路径,以循“纲常”理论作为“道德达人”之风,以道德内化作为内在的指引原则而实施外

在的言行。庄子曾经把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为“内圣外王”,其在《庄子·天下》中描绘儒家的

理想人格时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所以可以说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就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即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称谓就是“圣人”,如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孔子认为,“圣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道德完满的体现者。孟子则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那么,如何达到“尧舜”那样的理想人格呢儒家给出的答案是认同并践行“仁”,做到了“仁”,就抵达了理想人格的境界。尧舜之所以成了“圣人”,就是他们做到了“仁”。所以《论语·里仁》里喊不含糊地说:“里仁为美。”

儒家的理想人格一提出来并非就“名满天下”,也并非立即成为当时士人人格追求的“圭皋”,它被士人普遍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其命运与儒家学说的浮沉息息相关。真正的“名动天下”,就是自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君王采纳后,儒家学说逐渐由诸子百家中与其他学派并列的一支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内圣外王”也才真正成了士人阶层公认的一种理想人格典范而加以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