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在清代末年就已经在河南境内流行起来。开始主要在农村的庙会上演唱,用“唱啥拉啥”的坠琴模仿人声,广受百姓喜爱。后来逐渐在艺术上提高,在唱腔上吸收了三弦书、道情等的唱腔,表演上吸收戏曲的动作加人一些身段增强表现力。民国初年,河南坠子出现了一批主要在城市中的书棚、茶馆中演唱的女艺人。

她们在唱腔上广泛吸收其他戏曲、说唱、民间小调的唱腔,如河南梆子、二夹弦、山东大鼓、琴书和时调小曲《对花》、《小放牛》等在表演上也愈加讲究,与农村男艺人的演唱形成很大差异同时,也移植、改编了许多山东大鼓中的唱段,如《黑驴段》、《拷红》、《葬花》、《夺鱼》等,极大地丰富了河南坠子的音乐与演唱曲目,逐步形成了河南坠子的基本艺术特色。

1933至1937年间,胜利、高亭、百代等唱片公司为这些女艺人录制了八十多张唱片,从而使河南坠子在全国针对了极大声望。其代表人物有乔清秀、董桂枝、程玉兰等。1937年以后,河南频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许多河南坠子艺人为生计逃难四方,使河南坠子逐渐流入到省外的其他地区。

据统计,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针对河南坠子的演唱活动,这在我国的地方性曲种的发展与传播中极为罕见。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参加全国或全省曲艺会演,举办河南坠子艺术座谈会等活动,河南坠子的声誉进一步增大。“据此时的统计,河南坠子传统曲(书)目约有三百九十余部(篇),其中小段儿二百八十余个。

在全省一百多个曲艺演出团体中,坠子职业、半职业演员达三千余人,其中百分之五十左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青年演员,数量为诸曲种之冠。”河南坠子的演唱形式为站唱,演员演唱时手执简板击节。城市中的舞台表演多为女演员单口演唱,演唱曲目以小段儿为主。

农村还保留较多的半职业化的男演员演唱,演唱曲目多为中长篇故事。河南坠子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坠琴(也称“坠胡”)。坠琴的长杆、大弓造就了其音域广、滑音多的特点,因此擅于模仿人声,形成了“唱啥拉啥”的随腔伴奏特色。为了丰富音乐表现力,在坠琴为主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二胡、三弦、扬琴、琵琶等其他伴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