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历史和艺术问题在二战之后一度成为禁忌问题,原因在于东西德国的分裂,带来文化上的冲突。但是不管怎么说,分治的德国实际上共享同样的历史。在这种环境下的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处境变得敏感而尴尬,开始致力于把德国历史文化融入到西方历史文化之中,以求消解德国文化的概念,尤其是西德,所以“文化民族”的概念在当时的哪一方都是吃不消的。冷战结束之后,德国在政治上开始统一,经济文化逐渐相融,“文化民族”这一概念重获自由,也从历史渊源中获得了一些新的形态。

这个时期的艺术特色依附于政治思想,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个性充分发展,所以文化显示的多样性也可以归结为一种“文化民族”的观念。近代德意志地区的民族观念融合使得艺术史扮演的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美学领域和建筑创造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古代文化艺术的感知和追求成为了的的意义文化的基础。二战后,德国人更加明确的区分了“文化民族”和“国家民族”的概念,体现了德意志单纯的艺术精神理想和向现代过的思考。

德意志地区的“文化民族”寻根行为是在十八世纪末期就开始了,表现在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北方艺术的复兴上,文学批评和艺术创作在政治领域也一度流行。最典型的文学家就是歌德、福斯特和斯莱格尔兄弟。歌德在文学上对哥特式建筑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赞扬,在浪漫主义文化的情怀中对哥特式建筑进行推崇,并把哥特式作为德意志民族精神象征的表现。首先是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在参观过后,歌德对于固有的观念感到羞愧,他震惊于教堂内的高度内在统一,细节协调在整体中,没有丝毫多余的东西。

福斯特的《下莱茵的景观》也是推崇哥特式建筑复兴的文学作品,它主要描写了科隆大教堂和牛津大学教堂。科隆教堂的奇幻和伟岸的大胆设计是他所不敢想象的,内部的柱子拥有传统的完整秩序,让他心醉神迷。他不怎么说教堂建筑的多样化元素,而是把教堂结构的和谐性与哥特式建筑的神性结合在了一起。另一方面,他也不认为哥特式建筑就单纯的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标志,而是在一种整洁和干净的浪漫主义特色中彰显的。

斯莱格尔的《哥特式建筑的基本特点》并不是一本建筑理论书籍,而是游记和信件的合集。在琐碎的片段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他试图探索哥德式建筑的历史和哥德式建筑对于德意志民族精神本质的看法。他也把科隆教堂作为落脚点,但是他认为哥特式教堂的突出特点在于诗意的想象,奇妙的想象是德意志民族独特精神的体现,丰富的形式是北方德意志民族创造性的体现。风格特点在于创造的奇想,包含了德意志人的自然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