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资本市场这一表述提出的核心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2023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下称“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两场高级别会议相继召开。在这两场会议中,针对资本市场,高层连续作出明确表态。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国常会亦作出上述表述。

活跃的资本市场的提法,在业内人士看来较为罕见。

以往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多地关注稳定资本市场和控制资本市场风险。而提及“活跃资本市场”,这还是第一次听到。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示。

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相较以往出于防风险、稳市场的基调可能稍显意外。《财经》报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这一表述较为意外,因为以往政策强调的是防范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活跃资本市场这一表述是在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的。而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表述则是时隔近15年后再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据《财经》梳理,在此之前,近十年有三次政治局会议提及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的相关表述多为促进或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高层对资本市场这一罕见的提法,所因为何?市场在探寻背后深意:资本市场为什么亟须活跃,投资者信心如何提振?

新表述提出的核心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

田轩表示,在经济复苏的基本指引和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要求下,资本市场需要保持稳定、连续的政策指引,为市场主体提供积极的预期引导。在此背景下,活跃市场和提振信心显得非常正常且必要。

8月18日,证监会对外发布信息,表示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优化完善交易机制,提升交易便利性激发市场机构活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市场发展,统筹提升A股、港股活跃度加强跨部委协同,形成活跃资本市场合力。

投资端改革被认为是当前阶段的主线。融资端改革越来越畅通,接下来的重点更多放在投资端,相关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一项。《财经》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获悉。

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是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措施包括:一是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二是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费率水平三是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促进公募基金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四是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五是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六是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放宽公募基金投资股票股指期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的投资限制。证监会相关负责人8月18日表示。

投资者信心取决于财富效应,要让投资者有获得感、拿到实惠,需能看到股价持续上涨,增强赚钱效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财经》表示。

活跃的资本市场在改革中面临痛点和难点,即如何提振信心、引入长期资金以及推动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

总体上看,中长期资金不足仍是制约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方案。在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方面,重点是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证监会将在交易机制方面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并同步降低证券公司佣金费率其次,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费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第三,完善股份减持制度,加强对违规减持、“绕道式”减持的监管,同时严惩违规减持行为第四,优化交易监管,增强交易便利性和畅通性,提升交易监管透明度,适时推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最后,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时间,以更好地满足投资交易需求。

近期,市场上对于T+0交易制度有着广泛讨论,同时分歧较大。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8月18日明确表示,“现阶段实行T+0交易的时机不成熟”。此外,对于降低印花税的呼声,证监会表示,“有关具体情况建议向主管部门了解”。

近期,二级市场的冷热对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两端产生影响,因此,IPO及再融资节奏的变化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证监会明确表示,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投融资两端的动态积极平衡。如果没有二级市场的稳健运行,一级市场的融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合理地保持IPO和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和平衡发展。这种变化将会使市场感受到。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减持行为,证监会表示将加强减持监管工作。一方面,将严厉打击违规减持行为,及时严肃处理超比例减持、未披露减持、规避限制减持等行为另一方面,将密切关注市场反映的股东减持问题,认真分析、深入评估,适时研究优化减持规则,进一步规范大股东、董监高等相关方的减持行为,增强制度约束力。

活跃的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活跃市场、提振信心也就无从谈起。 证监会同时强调,要把握好稳和活的关系,统筹活市场、稳预期、守底线各项工作,坚持在维护市场总体平稳的前提下提升市场活跃度。

高层罕见表态,给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送去了“及时雨”,在“政策底”之后,市场迎来了上涨。上证指数接近3300点后开始回调,在经济数据回暖、政策逐渐落地中,市场重新探底。

展望未来,A股是否会开启一轮新的行情?中国资产是否正迎来重估?同时,资本市场也在期待中有了更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资本市场上,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稳字当头、发挥合力的原则下,长期的制度建设和短期的政策操作,正渐次展开、逐层深入。

罕见提法

近期,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相继召开,旨在为下半年经济划重点、指方向。

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会议同时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会议对房地产、地方债务、资本市场等领域均作出表态。针对资本市场,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7月底的国常会研究有关到期阶段性政策的后续安排,会议强调,要加强逆周期调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活跃资本市场、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

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两场重大会议相继召开,对资本市场的定调和部署,成为市场焦点。

市场敏锐感知监管风向的转变。一方面,两场会议均提及资本市场,体现出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以往重大会议中关于资本市场的表述一般是“维护或促进资本市场平稳”,但与以往不同,此次出现了“活跃”二字。

从表态来看,“活跃,较‘平稳’体现出更多的积极含义,具有更强的方向性意义。”董忠云告诉《财经》。

从历史观察,近十年首次将“活跃资本市场”表述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中,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表述则时隔近15年后再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财经》对近十年政治局会议的相关表态进行了梳理,自2013年以来,会议至少四次提及资本市场。具体表述如下: 1. 2018年会议提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2. 2020年会议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2022年会议提出:“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 2023年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

政治局会议罕见地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取向调整,其背后原因备受关注。

活跃的资本市场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这是一个措施,也是其结果。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向《财经》表示,在回答如何活跃和提振之前,我们需要关注为什么要活跃和提振。

多位专家学者和机构人士认为,在宏观层面,中国已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加紧迫的经济结构转型需求。目前,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仍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在市场层面,A股市场年内高开低走,虽然“中特估”、人工智能等板块表现良好,但市场整体疲软。

以上种种,均是市场需要活跃起来、投资者信心需要被提振的原因。

只有活跃的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为经济充分“输血供氧”,促进资本市场“活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董忠云认为。

田轩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内需不足,且二季度以来投资、出口、工业利润等多个指标增速放缓。从具体市场表现来看,目前民间投资增长乏力,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

2018年政治局会议提到要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这次又是在我们经济困难的时刻,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二者背景有相似之处。刘纪鹏表示。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称,在复盘历史的过程中,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及资本市场的背景类似于2022年4月,当时股市运行偏弱,政策表述重在提振信心。

从境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资本市场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和指数,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影响和预期影响。这些指标和指数的改善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预期、让预期更趋于稳定。这有助于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向好,因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向《财经》表示。

此外,在赵锡军看来,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资本市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资本市场是金融财富的主要载体。到了富裕阶段,房地产总归是主要解决‘住’的问题,金融市场有望实现财富的不断保值增值,而且具备流动性。从以往经验来看,越到富裕阶段的社会,基本上都是通过资本市场金融资产的增加来完成进一步富裕。

在政治局会议定调之后,资本市场各单位相继推出落实举措。

2023年系统年中,证监会将在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北交所与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六家公募基金代表召开座谈会,就证监会座谈会相关部署、发挥公募基金领头羊和压舱石作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等话题进行认真研讨,并出谋划策。

8月3日晚间,证券业“定向降准”落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称,拟自2023年10月起进一步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将该比例由现行的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并正式实施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差异化安排。

据业内测算,股票结算备付金也被视为证券行业的“存款准备金”,此举预计将释放资金超过300亿元。

加码投资端

会议定调,政策组合拳打出,如何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投资、融资、交易三端如何统筹发力?市场在期待更明确的答案。

证监会将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以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功能,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下半年,证监会提出了六大重点工作,旨在稳定市场信心并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中,重点工作包括进一步突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以及坚守监管主责主业等。为达成这些目标,具体的措施包括科学合理地保持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以及统筹好一、二级市场的动态平衡。

那么,上述三端的政策工具箱里,可能有哪些利器?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投资端应包括引入中长期资金、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公募基金考核机制、降低公募基金收费等融资端应包括合理控制IPO和再融资速度、增加优质公司供给、平台公司境外上市等交易端应包括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T+0交易机制等。

投资端的优化改革被市场赋予更高的期望,

据我们观察,今年7月前,资本市场改革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融资端,7月后政策开始向投资端加码,如证监会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等。未来的政策方向已较为清晰,投资端加强建设预计将成为下一阶段的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心。 董忠云分析称。

过去会议对资本市场更多侧重于融资功能(全面注册制、服务实体经济等),而较少涉及投资端的情况。但最近监管层面不止一次关注到投资端,包括前期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

自注册制改革以来,市场化和法治化程度得到了提升,融资功能也得到了加强。这表明我们需要加强投资端建设。根据永赢基金的分析,这意味着要更多地培育长期资本,提升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定价和管理能力,并增强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和市场改革成果的获得感。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避免投资端跟不上而融资端过度活跃的情况。

投资端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者在股票或基金上的收益率都不理想,资产缩水,财富效应衰减,财产性收入下降,直接导致需求的弱化,投资者信心的降低。从结构上分析,拉长时间看,代表中国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板、创业板等资产也没有让投资者获得价值投资的完美体验。

魏凤春认为,投资端的建设应该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入手。当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趋势、国家重大战略等长期因素,并融合应对资金成本上升、经营不力、债券融资不畅等短期、紧迫的问题。这些痛点在民营、中小科技服务企业、处于化险阶段的房地产行业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于以券商、基金、保险、银行理财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魏凤春认为,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创新投研模式、实施积极股东主义、加强普惠金融的制度建设、变革投资策略等。

实际上,机构投资者的改革近两年已在提速。

私募基金方面,2023年7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将私募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

2022年上半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办法》等公募基金行业纲领文件和规则,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这些文件从基金行业的顶层设计开始,强调将“投资者实际盈利”纳入考核指标。

公募基金销售考核的指挥棒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业的变革也在进行中。据《财经》了解,目前多数基金公司将“客户盈利体验”纳入基金销售人员考核之中。

我们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变化。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向《财经》透露,公司成立了投教子品牌,并将投教活动量纳入了分公司的战略考核。此外,公司内部停止提倡只关注产品业绩而忽略用户体验的提法。

此外,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降费行动正在分批进行中。自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以来,截至8月2日,已有近50家公募机构宣布降低旗下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与托管费。

据国海证券研报测算,基金费率全面调降后,行业让利幅度预计超过160亿元,投资者持有成本约降低6个基点。

降费对于基金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让利于投资者,从而增加资管机构和销售机构的收入压力。其次,这种现象可能会加剧行业马太效应,推动行业出清。最后,买方投顾和低费率基金有望繁荣。

重要的是,在经历了一轮行业性规模跃进与萎靡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重新梳理与投资者的关系,运用“买方思维”重构组织。

南方基金指出,公募基金应当将持有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切实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这就需要建立以持有者利益为核心的理念,改变过去“重销售、轻运营”的现象,从而提高投资者的财富参与度。

《财经》了解到,今年监管工作的重点将不仅限于研究“谁来买”“怎么买”的投资端改革方案,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重点之一。

在注册制改革的主导下,一个关键任务就是支持科技创新、自力更生。

魏凤春表示,投资端应着重布局科技型创新企业。目前,大部分资产配置都在传统工业企业和传统商业模式上,投资颠覆性创新企业的头寸虽然存在,但规模通常不大。

我们乐于看到投资者因欣赏企业家的创新和奋斗精神而对其公司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不断转化为投资的信心,并在企业的成长中实现财富的增长。” 魏凤春说。

重拾信心

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需要采取措施来刺激其发展,让人们重新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旨在活跃资本市场,并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些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A股市场的表现也反映了这些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过去的一年里,A股市场的表现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仅上涨2.54%,深证成指下跌1.87%,创业板指跌幅更是达到了7.83%,科创50亦下跌0.45%。

7月24日,政治局会议的召开,引发关注。

政治局会议召开的次日(7月25日),上证指数上涨2.13%。当日,两市逾4200只个股上涨,超70只个股涨停。两市累计成交9481亿元。截至8月3日,自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达到了3.68%,今年以来其涨幅也达到了6.19%。

Wind数据显示,7月25日至8月3日,深证成指上涨3.87%,创业板指上涨4.43%,科创50上涨2.09%。这三只主要股票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1.34%、-4.47%和1.09%。

各大板块股价纷纷上涨。

7月25日,具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板块开始启动。当日,券商板块大幅上涨,券商行业指数涨幅达到5.29%。7月28日,其涨幅达到了7.74%。券商龙头中信证券表现强劲,涨停板开盘。该行业成交额从此前的不足600亿元逼近1000亿元。

券商行业上涨的直接刺激因素是,政治局会议以后,证监会表示将“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落实政治局会议相关部署。证券公司作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将受益于此。

证券板块的估值具有吸引力,当前整体市净率为1.32倍,证券指数的市净率估值在过去十年的18.45%分位数,在过去五年的34.09%分位数。证券指数在过去十年和五年的最高市净率分别为5.01倍和2.25倍。

根据以往经验,券商大涨之后,大盘指数后续上涨概率较高。因此,券商板块的大涨开启了市场的乐观情绪。

最近,其他板块的利好政策也不断推出。政治局会议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提到,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7月31日,国常会再次强调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由于此利好消息,房地产板块的表现持续活跃。根据Wind数据,7月25日至8月3日期间,房地产板块的涨幅达到了15.15%。而今年以来,该板块的涨幅仅为7.67%。

消费板块、汽车板块、核电板块等在利好消息刺激下也将轮番上涨。7月31日,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分别上涨1.05%、2.95%,汽车板块上涨2.29%,核电板块上涨0.87%。与此同时,国常会决定核准山东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

北向资金再度活跃集结。根据Wind数据,7月25日至8月1日,北向资金连续六个交易日持续净流入,净买入总额为538亿元。这是今年北向资金最强劲的一波买入,占全年净买入额的23%。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活跃度骤然提升,各主要指数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上涨。

4.03%。(请注意,这里的内容已经按照您的要求以纯文本形式返回,开头没有换行,没有和原文一模一样。如果需要调整格式,请随时告诉我。)

从政治局会议以来,两项指数已经分别上涨了9.75%与6.08%。

中概股市场充满热情。7月28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6.97%,创下了今年第二大单日涨幅。7月25日至8月1日,该指数上涨9.67%。

尽管A股市场整体呈现稳定态势,但部分板块还是出现了波折。具体来说,券商板块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后,7月27日出现了1.07%的下跌。与此同时,房地产和消费板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在这一天分别下跌了0.89%和0.35%。

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市场的刺激效果难以评估。

在汇丰晋信基金宏观及策略师沈超看来,大涨后的震荡调整是正常的市场表现,不同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会产生分歧。事实上,目前政策是更多引导资本市场进入慢牛和长牛,短期市场暴涨暴跌相对而言都是不健康的。

政策制定-政策落地-政策效果显现之间存在时滞,政策呵护对于经济动能修复的支撑并非“一日之功”。短期来看,市场预期仍将有所反复。叠加此前部分顺周期板块积累了一定涨幅,部分盈利盘出于在震荡市“落袋为安”的考虑进行获利了结。

从交易层面也存在部分资金情绪较为谨慎,观望资金入市可能要等待政策效果、经济动能修复在数据层面的体现,当前市场可能仍以存量博弈为主。

从历史经验来看,股市在底部反转时,通常会在犹豫中展开上涨。这种情况表明,投资者在底部区域时通常不会过于积极,因为市场还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股票价格的上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得到投资者的充分认可。 基本没有行情在一开始就能得到投资者的充分认知的情况也很常见。这是因为股市中的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通常都面临着各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股票价格的变动往往存在着各种误解和猜测。因此,即使股票价格已经出现了较大的上涨,投资者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认识到市场的真实情况。 在方磊看来,“上涨-分歧-消化分歧-再上涨”是一种良性循环。这种循环表明,在股市中,价格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市场的走向却取决于投资者的情绪和市场参与者的表现。如果投资者对市场的前景持有乐观的态度,市场的上涨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果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变得消极,市场的下跌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因此,这种循环是一种健康的市场发展机制,也是市场能够不断适应不同投资者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一种方式。 未来股市走势仍将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这是因为,股市中的阻力最小的方向往往就是最可持续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上涨和下跌是一种周期性的交替,而市场的阻力最小的方向就是市场能够实现这种交替的最小公约数。因此,在股市中,投资者应该关注市场的长远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自身的需求。 对于近期的震荡回调,应该理性看待。在股市中,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而且市场的震荡也是正常的。但是,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跟风或过度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回调是一种正常的调整机制,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的走势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投资者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市场的回调,并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后市期许

情绪陆续修复,市场仍在探明方向:一方面,政策刺激之下,A股是否会开启一轮新的行情,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国资产会否被重估的问题引发关注另一方面,市场对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充满期待。

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预测,但从中长期来看,政策底部已经基本确定。政策底部之后就是市场底部,市场底部不会低很多。市场底部出现后,市场可能会迎来一波不错的行情。

多家机构对未来的预判较为乐观。

7月政治局会议后,提振政策有望密集出台,有利于缓解悲观情绪,市场重回上行周期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信证券指出,8月份市场可能在政策、基本面、流动性及情绪四大拐点的共振下,开启今年的第三个关键做多窗口。然而,行情不会以脉冲式的上涨一蹴而就,而是在政策有序落地的过程中逐步上行,并预计将维持数月。

资本市场方面,高层定调有望缓和市场当前的情绪面和资金面的压力。中欧基金表示,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有望缓解此前混乱的市场预期,后续刺激政策快速落地,或进一步表明政策底和市场底渐次到来,叠加美元走弱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市场可能迎来一段时间的企稳回升。

外资也给出了积极观点。

安德鲁·麦卡弗里(Andrew McCaffery),富达国际全球首席投资官,近期表示,中国市场的估值具有吸引力。他预测,所有行业的盈利修正将等待触底回升。预计即将披露的半年报业绩将带来惊喜,而且中长线投资中国市场的利好因素仍保持稳健。然而,考虑到经济复苏状况不均,投资者也应保持谨慎。

高盛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政治局会议确定下半年经济政策基调,中国市场的“政策底”已经形成,中国股市的短期反弹窗口现已打开。预计从8月中旬开始的半年报业绩报告将表现强劲,盈利修正趋势适度向好。高盛表示,从经验证据来看,目前迹象表明,中国股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有望表现更好。

高层定调后,A股、港股和中概股的集体反弹,亦令市场人士开始思考,中国资产是否在被重估?多名分析人士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沈超表示,中国权益资产目前在全球来看是相对低估的,本身存在重估基础。在引入中长期资金等利好长期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催化下,中国权益资产有重估的动力。

遇到政策拐点后,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预期正在出现修正,股市情绪中期大概率将维持修复,相应资产存在重估的可能性。方磊表示,目前权益类资产的贝塔要比之前好一些,不过,后续权益类资产价格重估的幅度取决于政策落地效果和国内经济动能的恢复情况。

除了上述市场预期,专家学者对资本市场后续政策动向充满期待。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如何统筹施策以实现这一目标,以及改革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难点和痛点,都需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

田利辉表示,改革的痛点和难点在于长期资金的引入和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短期来看,市场对于二级市场受政策利好刺激的持续性仍有一定观望情绪。

方磊认为,由于政策效果显现需要时间,政策预期短期或仍有反复,叠加当前部分投资者聚焦于经济的悲观层面,市场会出现比较大的分歧。

长期来看,董忠云认为,资本市场改革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发力,以实现齐头并进。

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的整体情况来看,市场发展起步之初具有“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性特点,曾出现一些先发展、后规范的问题。

他认为,目前,投资者财富效应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投资者信心取决于财富效应,要让投资者有获得感、拿到实惠,需要看到股价持续上涨,并增强赚钱效应。

如果仅仅从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严弘对《财经》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搞清楚我们的资本市场到底有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严弘认为,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改革的迫切性,不是一个战术上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只有从战略角度传达信息,市场参与者才会对市场本身重塑信心,才会吸引更多的长期资本加入市场。

一个更加活跃、投资者更有信心的资本市场,应具备以下特征: 1.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加强监管,减少操纵和欺诈行为,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4. 推动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 5.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6. 加强资本市场规则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7. 推动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资本市场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推动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 3. 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本的优化配置。 4.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5. 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6. 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今年以来,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全面注册制顺利实施,资本市场在“关键一跃”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应该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合理适宜的回报,具有有效的监管机制、透明的信息环境、公允的跨期定价和多元的投资品种。这样的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田利辉称。

田轩预测,在下半年,宏观政策调控、扩大内需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政策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且经济复苏将逐渐趋于均衡。在稳定房地产市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和促进民间投资等政策指引下,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增强,投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他进一步表示,在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制度改革和政策“组合拳”的共同促进下,市场发行机制将更加规范、成熟,量与质的关系将进一步平衡,市场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强。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资本市场将持续助力企业创新、促进新业务、新应用场景等发展。

在全面注册制的基础上,未来资本市场将继续推动上市发行常态化,加大交易机制改革力度,持续引进长期机构投资者,促进市场流动,并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从而促进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田轩表示。

文|周楠 张欣培黄慧玲 郭楠

编辑|杨秀红 陆玲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