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机场(600009)和白云机场(600004)双双跌停,与一则市场传言有关。

据传言,上周国君社服群发的上海机场免税谈判扣点率降低了15-20%,这严重降低了机场免税店的业绩。之前市场的预期是机场扣点重谈应该维持在20-25%的扣点比例,以保证高保底扣点的合同结构。对此,国君社服分析师刘越男在其朋友圈回复:“不是我发的。”

多位业内人士和分析师告诉记者,今日上海机场和白云机场双双跌停,正是受此传言影响。

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上海机场相关管理层和白云机场董秘后得知,目前尚未确定新的免税扣点率。在执行疫情期间确定的政策的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时准备对政策进行调整。

近期有关扣点率传言在机场导致跌停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传言的真实性究竟如何,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近年来,关于机场扣点率调整的传言在航空业传播广泛。这一传言与免税店收入对机场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关。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经过充分的事实证明,因此我们不能轻信。

所谓“扣点率”,是指出机场与免税店运营商签署的免税店经营权转让合同中的“销售提成”。

比如在2018年9月,上海机场与中免公司旗下的日上上海签署了一份全新的免税店经营权转让合同。

42.5%就是“扣点率”,换成大白话解释,就是你在浦东机场的免税店里买了1000块的化妆水,有425块其实是归浦东机场的。

当时,浦东机场预计7年内至少可获得410亿元的收入。其中,2020年为41.58亿元,之后的五年更是逐年增加。

在疫情前的几年,上海机场的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免税销售等非航业务的收入。然而,非航空性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的实施。

然而,疫情的暴发让这份2018年签订的协议并没能在2020年顺利实施。从2020年3月起,上海机场与日上开始按照《补充协议》的全新结算方式履行合同。根据新的协议,上海机场2020年收到的免税店租金从原本预计的41.58亿元瞬间下降到了11.56亿元。

《补充协议》意味着,日上上海要交给浦东机场的租金,变为与浦东机场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的疫中疫后客流“对赌”:国际客流少了、免税店营收少,上海机场就拿分成,等国际客流多了、免税店营收多了,上海机场也只能拿有上限的保底,以交换疫情期间多收取的租金。

免税市场格局变天

上海机场相关管理层表示,上海机场与免税店运营商尚未签署新的协议。这意味着,目前的执行合同仍按照疫情期间签署的《补充协议》进行。

据记者了解,由于目前的国际航班整体恢复还不到疫情前的一半,出入境客流恢复的缓慢,也限制了机场免税店销售额恢复的速度。此外,来自越来越多分食“免税”蛋糕的竞争者降价“内卷”,也在改变着免税市场的竞争格局。

竞争者首先来自跨境电商平台。由于没有租金,他们的成本主要来自9.1%的综合税率。疫情前需求火爆时,大家的价格战并没有那么激烈,享受着高毛利带来的高利润。如今为了争夺消费者,跨境电商平台和机场免税店上的售价也一降再降。比如免税店的香水化妆品毛利率,已从之前的超过50%降到了20%左右。

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机场继续坚持收取类似于42.5%的扣点率,免税店在香水化妆品的售价上将不得不继续与跨境电商“贴身肉搏”。这种情况将导致免税店无利可图。因此,即使签署新的协议,降低扣点也是预期之中的事情。降低扣点旨在增加销售规模,从而增加收益。

另一批竞争来自获得免税牌照的新进入者们。

近年来,包括王府井、海旅投、海发控、中服免、深免等陆续获得免税牌照的消息,每次都可以让相关上市公司来一波涨停。这些公司不仅是传统的免税大佬中免公司的竞争对手,新进入者们在不同渠道的免税销售布局,同样影响着上海机场的免税销售规模。

免税销售规模与免税品的价格密切相关,消费者会根据价格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销售渠道。然而,上海机场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指出,免税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变化,机场的定价权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机场不如将眼光放长远,与免税店共同让利给消费者,做大免税销售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期间,上海机场还与免税店运营商进行了更深度的绑定:收购了UNI-CHAMP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32%股权及中免日上互联科技有限公司12.48%股权。

这次交易穿透后的核心资产包括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日上免税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免集团北京首都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以及中免集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它们分别持有15.68%的股权或权益。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及北京大兴机场的线下免税品销售经营业务,以及上海和北京市内免税经营业务和线上保税进口商品销售经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