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持续性的超预期爆发。

这个深度老龄化的国家,被称为失去了三十年的国家,好像要找回曾经的自己了。

日本内阁府在8月15日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4-6月)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

比一季度增加了1.5%,换算成“年化增长率”计算的话,增速高达6%(剔除通胀之后的实际增速),达到560.7万亿日元(约28万亿元人民币)。

历史上最高的记录被创下了。

这一增速,比市场预测的4.2%高出了许多,也是过去三年间最大的增幅。

其实,不只是过去三年的最大增幅——2020年那一次,不过是因为疫情期间的基数太低——而是三十年来的最高增幅!

上一次,还是在1990年。

要知道,这还是在第一季度高增长的基础之上:

一季度的环比折年率,经修订为3.7%,而二季度的环比折年率又来了个6%。

对于像日本这样,已处于高位发达水平的经济体而言,实现这样的增速实属罕见。

日本GDP会出现如此强劲的增长?

1

表面原因,是出口大幅增加,外贸持续火热。

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出口环比增长了3.2%,但是进口却环比下降了4.3%。

都知道GDP是统计净出口的,出口大幅增加进口却大幅下降,这样一来净出口就很高了。

尤其是汽车出口暴增、入境旅游的人流量也恢复(入境消费也算作出口额)。

很明显的,出口增加是二季度日本GDP增长的主要直接原因。

另外,住宅投资环比增长1.9%企业设备投资与第一个季度持平公共投资环比增长1.2%。

相較之下,日本的內需就没有顯著增長:個人消費环比下降了0.5%。個人消費的體量,是要占到日本經濟比重的二分之一的。

所以对比来看,外需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欧美不是正在衰退么?

不是正在逆全球化么?

我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惊讶。

欧美展现出的韧性超出了市场预期。

尤其关键而深层的原因是:

地缘格局的大变局之下,整个西方内部不但没有脱钩,反而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贸易额增长更多了。甚至像日韩这样的老冤家,也开始握手言和了。

抱团的现象比较明显。

有人落寞,有人火热,这是不同的阵营所体现的不同特点。

当然,也有货币层面的原因。日元持续宽松和汇率贬值,就相当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同时提高了进口价格。因此,出口大增而进口下降。

2

以前,对于这些发达国家,大家可能早已习惯了他们疲弱的经济状态。

给人一种沉默、压抑的感觉。

由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导致许多人被其吸引。

新兴市场国家基数低,一般心态又比较好(还没骄傲),而且有别人现成的作业可以抄,所以往往会增长速度会非常快。全球的资金就倾向于流入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来博取高收益。

这几十年来,这是一个主流的状态。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会重新认识到发达国家的概念。

什么叫:

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造血功能和机制的经济体。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经济增长后,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并陷入停滞。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数量不多。

巴西、阿根廷、伊朗、马来西亚被认为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因为,他们把通过抄袭作业或单点挖掘资源所获得的增长归结于自身优势。

那些发达经济体之所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上,是因为它们建立了一套内生的造血机制。这种机制虽然速度可能不如外部的增长动力,但能够确保可持续性。

我感觉到,是时候重新评价日本的经济状态了,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资产配置逻辑。

现在的日本,只需要打破两点就可以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空间:

需要对原文进行修改以使其符合要求。原文开头为“一是要打破终身雇佣制”,而我们需要以纯文本形式返回原文,因此可以将其修改为“要打破终身雇佣制”。

二是要更大程度地吸引国际人才或开放技术移民。

3

日本经营的三大特色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制。

二战后,日本的劳动力流动变得相对自由,导致企业面临劳动力不足和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企业开始采取“不解雇”员工的感情牌策略,最终形成了终身雇佣制度。

后来,这个制度演变成了“年功序列制”。这个制度的特点是,员工的工资会随着他们的工作年限而逐年提高。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频繁跳槽的员工,可能会因为缺乏稳定性和忠诚度而拿到的工资反而比那些长期留在公司里的员工更少。这种情况削弱了终身雇佣制的优势。

尽管如此,它的弊端也很明显:

企业缺乏活力,一些员工虽然能力优秀,但是因为工龄尚浅,创造性和积极性都会被压制。

第二个问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才偏少,如果把吸引技术人才的口子开得再大一点,这个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好在,目前已经在逐渐打破年功序列制的樊笼,同时吸引人才的口子也在越开越大。

不只日本,我认为,应该对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重新评判了——它们的未来、它们的增长率、它们的回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