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修建了很多大道,最著名的秦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向东连接东方六国故地的夯土道路。所谓驰道,意思是“君王行车走马的道路”,后来也用来泛指车马驰行的大道。

秦驰道像是今天的高速公路,承担着秦时快速沟通各地的职责,据汉书记载:

秦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秦驰道有统一施工标准,据说“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也就是宽大约70m,每隔三丈就要种一棵树,为了路面排水,路基要高于地面,虽然是夯土路,但规定必须用铁锤夯实才可以。驰道中间的三丈之宽是专供皇帝使用的,两旁开辟有人行道,每隔十里就设置一亭。

罗马大道从工程角度上讲要比秦驰道更有技术含量,其修建也是由罗马军团完成,而不是平民劳工。

第一条罗马大道是阿庇亚大道,修建完成的时候罗马还没有进入帝国时代,时间上也比秦驰道要早些。为什么说它更有技术含量呢是因为阿庇亚大道不是简单的夯土路,而是分为四层的表面由石块砌筑而成的道路。

最下一层要向下挖一米五,平整好之后铺好零点三米左右厚度的小石子,然后再铺设两层碎石黏土,最上面才是砌筑平整的大石块层,这一层一般厚度要达到零点七米。

罗马大道和秦驰道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道路中央都是用来行车的,两侧有简易铺装的人行道。但资料显示,秦驰道宽度达到70m,实在有些骇人听闻。罗马大道宽度在十几米的样子,中间车行道约4m,两侧人行道3m以上。车道中间鼓起,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损坏路基。

罗马大道本身也是一种快速通道,为了保证行车速度,在修建时尽可能取直线,遇河架桥,遇山开洞,修建隧道。到如今保存下来的最长的罗马时期挖掘的隧道有九百七十米之长,最长的桥梁可以超过一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