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日本是小国,其能量一点也不容小觑。19世纪六十年代末,面对列强环伺,国家处于危急关头,日本竟然旁若无人地实行维新变革,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先进的工业国,并于二十世纪初毫不犹豫地废除了西方国家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未曾想,这样的故事在近百年后又重演了,1950年日本GNP(国民生产总值)也就110亿美元,5年后增长2倍还多,达到了250亿美元,1973年又比1955年高出13倍,为3200亿美元,总体而言,日本从1950-1973年GNP年均增长10%,是世界经济史的奇迹,日本也因此跃升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可是谁能想到1945年日本战败后的惨况呢?据统计,在日本发动的8年亚洲太平洋战争中,战死者多达155.53万人,在空袭中丧生者为66.8万人。此外,包括200万处民房在内共计250万个建筑物被毁,其中东京遭毁坏的房屋将近80万,待处理的碎片高达200万吨其他如大阪有32.8237万间房毁于一旦,神户和名古屋被毁房屋也都在13万间以上。

就工业生产而言,1946的产量仅相当于战争初期的1/7,其中煤炭、生铁产量分别为战前的1/8和1/12,工业品严重不足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人民缺衣少粮也很严重,有些人甚至将死人身上的衣服及毯子剥下来自用。1946年农业歉收,城市发生粮荒,这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当时的纪录片能够经常看到不忍卒睹的画面,孩子们身体干瘪,腹部鼓胀,国家卫生人员正一边焦虑一边疲倦地为他们做身体检查。很多人一窝蜂似的挤向火车,以期用和服换取白菜来糊口。有关当时的一部回忆录写道,"剥掉身上的衣服去换取食物,我们开始时把它比喻为像蛇脱皮一样,但后来又把它比作削洋葱,因为一边做,一边忍不住掉眼泪。"

既然战后日本所面临的境况是如此惨不忍睹,为何又能在短期内实现崛起呢?除去其他因素,我认为日本人的性格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

勇于面对现实

明治时期,日本曾发动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是典型的小国挑战大国,未曾想这两次战争日本竟然赢了,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也说明经过维新变革,日本的综合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而今的失败考验着日本人,如何正视现实?1945年9月美国人陆续进驻日本,27日昭和天皇前往"联合国最高司令部"拜访麦克阿瑟总司令官,他说,"在国民经历战争的时候,我对政治、军事两方面所做的一切决策和行动负责,此次前来拜访就是为了接受贵方所代表的各国对我进行裁决。"这是作为日本最高统帅对战争失败所表达的态度。

不仅如此,停战时担任首相的铃木贯太郎也曾表示,"战争的胜利者要有胜利者的风度,而失败者也如此。哪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不可退缩。希望大家能端正战败的态度。"

既然国家上层人物都能勇于承认战败的事实,这对保持社会秩序不至于发生混乱,甚至于内战很有作用。因为战前很多人对日本不败的神话深信不疑,并误以为政府发动的战争是正当的,从而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而今,日本不仅战败,其战争正当性还遭到否定,致使不少人心理开始产生强烈反弹,政府权威受到挑战,日本社会经受着严峻考验。

然而就像明治维新一样,在打击西方列强失败后,日本人勇于承认实力的不足,于是放弃长期固有观念,转而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洋文明,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样,面对战败及被占领的局面,战后日本人坦然面对由占领军主导的格局,配合实施改革,摸索重建日本的方法,大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将不满情绪化为建设国家的动力,最终再次实现奇迹。

保持乐天主义

战后几年是日本最为艰难的,但即便如此,日本人也没有失去希望,而是基于乐天主义继续辛勤地工作。很多公务人员因房屋被毁无家可归而躺在办公桌上将就一晚,第二天一早又赶紧起来为确保粮食供应紧张忙碌着,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远大计划。

不仅公务员,很多教师亦然。在他们看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推动日本重建的动力源泉,正因此,无数老师才会在教育设施匮乏的情况下进行露天授课,他们是最有热心的园丁。

拥有乐天主义,就能克服厌世情绪和悲观心理,从而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明治初期,日本处境尴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咄咄逼人,而当时日本仅是落后的农业国,怎么办?关键时刻,明治政府领导日本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对前途充满希望和必胜的信念,终于如愿以偿。

战后日本依然一副乐天派,不畏艰难,亦无所谓烦恼、忧愁和焦虑,以乐观积极的姿态对待前进道路上的难题,变不利为有利,利用现有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让模糊的希望逐渐变得清晰可见。

锐意进取精神

日本人自古就养成了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放眼世界,不断吸收外来文明以弥补不足。明治以前,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取长补短,使得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自身也日益强大起来。

到了近代,日本曾数次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各地学习,1871-1873年,明治政府更是派出包括政府领导人和留学生在内的上百人前往西方考察和进修,他们远渡重洋,不畏艰险的求索精神激励着后人。

战后日本一如既往地派出留学生到世界各地取经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对美英德及丹麦等国各自所特有的活力、政治制度、性能卓越的"大众汽车"及农业生产的高水平津津乐道,并与日本进行对比,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他们的锐意进取精神,有助于日本充分吸收战后世界技术革新成果以促进自身发展。

锐意进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纵观日本历史,这种精神贯穿其始终。尤其是近现代表现更为强烈。幕府晚期,西方强行叩开日本国门,迫使其订立不平等条约,而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实力严重落后于西方,面对日本的出路,一些先进的日本人决定"师夷长技",以便突破围城,实现民族自强。

战后日本满目疮痍,还被美国占领军牵制,对此日本人没有泄气,而是保持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有着这种精神做支撑,就会产生勤奋的力量,加上天皇的鼓舞,"倾力将来建设,笃道义,巩志操,誓发扬国体精华,不落后于世界进运",于是日本人干劲十足,沉浸在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境界。

非常热爱学习

日本人对先进文化总是表现出别样的兴趣和渴望,早在飞鸟时代,日本的圣德天子就派出遣隋使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并仿照隋朝制度制定了"官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他本人还精通汉诗和书法。

到了德川时代,日本掀起学儒风,从17世纪60年代起,宋儒思想便被幕府列为正统学问。1630年,幕府开始建造一批以尊奉孔子为主题的"圣殿"建筑群。1690年,由林罗山创办的儒校被幕府认定为最高学府。受此影响,很多武士都对儒家经典了如指掌,并能随口吟出一首好诗。即便18世纪的"享保改革"和"宽政改革"也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在西方崛起并将侵略魔爪染指日本后,以西方自然科学、医学、植物学、航海及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兰学"逐渐成为日本人学习对象,尤其是在"尊王攘夷"失败后,日本人开始专注于西洋文明,以期通过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消化吸收,将日本打造成强大的近代化国家。

基于这样的传统,战后日本在极为困难的时期,毅然决然地在1947年将六年制小学义务教育上升为九年制,从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亮点。每个人在完善的教育制度下所得到的训练有利于他们应对危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日本人在战后复兴中无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纵观日本的成就,实际上是转益多师的结果,乐于学习、不耻下问,从而成就了自己,就像《师说》里所言,"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因此才会"圣益圣"。日本从前以中国为师,后来转学西欧,战后又拜师美国,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这样一个非常好学的国度自然能够后来居上。

如果把明治日本比作"蓝",战后日本比作"青",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根本没有错。明治时代大兴学习欧洲之风,结果仅用二三十年时间就将昔日贫穷落后之国打造成强盛国家,这种遗风又直接影响到战后日本,为扭转因战争所致的颓势,日本加大学习力度,努力进行美国式改造,于是同样用二三十年时间实现了崛起,并将经济实力一下子提高到仅次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地位,可以说学习是促使日本实现华丽转身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