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里海及其附近陆域。目前,里海海域已探明石油储量27.4×108t,天然气储藏量约为7.89×1012m3,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8%和4.3%。

从国家分布来看,中亚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哈萨克斯坦以石油资源为主,探明储量高达39×108t土库曼斯坦则以天然气资源为主,探明储量达17.5×1012m3。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兼备,但在储量上不及上述两国。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油气田分布极不均匀,西哈萨克斯坦是油气聚集的中心地带,全国90.4%的原油和全部的天然气均产自该区。哈萨克有三大油田:田吉兹(Tengiz)油田、卡沙甘(Kashagan)油田、卡拉恰干纳克(Karachaganak)油气田。

土库曼主要气田区块有:复兴气田区块、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区块、达夫列塔巴特区块(储量约2×1012m3,是土库曼斯坦目前最大的已开采气田)。乌兹别克斯坦约75%的石油储量集中在卡什卡达里亚州,主要在科克杜马拉克油田(近70%),天然气主要集中在阿姆河(布哈拉—希瓦)区域。

中亚油气行业几乎被各国国有企业垄断(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土库曼斯坦石油公司、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公司、土库曼斯坦地质公司、乌兹别克斯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外国投资比重较小,但是,已有增加的趋势,主要的外部合作开发者有意大利埃尼集团(ENI)、美国埃克森(Exxon)、法国道达尔(Tatol)、中国中石油(CNPC)和俄罗斯ITERA公司等。

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充足的油气产量,而高产量的背后却是各国有限的消费能力,供大于求的格局使得该区域有大量的剩余油气资源可供出口,且油气资源的出口量在产量中所占比重高,2011年分别达到79.83%和38.66%。

目前,中亚地区的盆地已获得可观的油气储量。但是,该区地质条件复杂,而苏联解体又大大削弱了各国的勘探开发能力,使得勘探开发难度进一步增大。滨里海盆地石油资源丰富,曾有西方大石油公司在该区的风险区块进行勘探,共钻井17口,但却无功而返。未来,相关基础地质研究(区域地质研究、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层系分布、烃类运移聚集特征等)的加强将进一步推动油气资源的发现。

2000年以来,全球最让人激动的两个大型油田发现之一即是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Kashagan)油田。但是,鉴于卡沙甘油田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开采工艺(例如,高含硫化合物、硫醇有毒天然气对距油田70km以内的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需要实施直接回注地层的工艺),油田开发需要使用高品质、现代化设备及材料,而目前哈萨克斯坦还无法生产这些设备和材料。此外,加之环保要求,油气田的技术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

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其三大炼油厂由于设备陈旧,炼制不出足够的高标号汽油和航空煤油,无法满足其国内对成品油的需求(尤其是高标号汽车汽油),40%还需从俄罗斯进口。为进一步提高加工能力,需要对炼厂进行以提高石油加工深度为重点的升级改造。

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油气贸易体系在前苏联时期就已经形成,原有的能源基础设施布局使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开采、运输、加工、使用等成为固定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哈石油管道、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的建设及使用,这一局面开始有所改变,但也引起了中亚油气资源利益相关各方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