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

我们所说的奴隶社会,就是指夏商周三代,此时推行的是领主贵族统治,统治阶级垄断着教育,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即所谓的“学在官府”。贵族子弟们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意味着由文字记载的法律法规、历史典籍、祭祀典礼均由贵族掌握,他们掌握着一切的最终解释权,以保障自己的统治权不受侵犯。此时的教育具有等级性、阶级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传统的领主贵族统治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没有了经济基础,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根基。于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列子各有主张,广收学生,一时间,社会教育方兴未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出现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辉煌局面。孔子也成为了万世师表。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后,推崇法家教育,主张以法治国。但由于不注重与民生息,导致王朝覆灭。取而代之的汉朝,则推崇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使民间的经济与学术文化逐渐恢复。汉武帝时,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巨大提升,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地方官学,均教授儒家学经。于是儒学教育成为之后延续两千年的国家教育方针。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教育受到很大冲击。加之佛教的传入与盛行,社会上文学、史学的兴盛,使得儒学暂时失去了统治地位。而且魏晋的门阀士族的崛起,控制了国家政权,也控制了国家人才的输送渠道,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官职,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反而平步青云,私学教育遭到重创。

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时期,对社会教育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隋朝首先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和太学,在地方设立州学和县学。同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内设祭酒一名,总管全国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教育部和教育部长。

宋元时期的教育

宋朝时期,政治相对清明,对于文化教育持有竭力支持的态度。中央依旧设立国子学和太学传授专门知识和技巧。在地方上,各书院兴起,如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与岳麓书院,到了南宋,书院更加兴盛。书院的兴起,使得私学教育繁荣。且官府办理的州县各学校,国家还会出资照顾学生饮食起居。

南宋时期,朱熹首次把小学和大学(即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来考虑。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和训练封建道德行为习惯。

元朝时期,蒙古族人对待文化教育开始消极,而且把国民按照等级区分,极大破坏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教育

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因此在他建立大明之后,对贫苦百姓极为重视。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无论是中央国子监的太学生还是府州县的地方官学生,日常开销均由朝廷拨付。同时在民间设立专科学校传授武学、医学等在乡村设立社学为民间子弟传授三字经、百家姓等基础学科。

清朝时期,因是满族入关,因此在教育上,除了继承明朝的教育制度外,还特设宗学、八旗官学专门教授八旗子弟。乾隆时期,清政府曾设立俄罗斯文馆培养俄语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为其子弟设立义学,在云南偏远地带设立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