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西沙海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战略势态却影响深远,堪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战争之一。而且这场海战的本身,也是军史上的奇迹。

据公开的历史资料,1974年西沙海战的由来,是在于当时南北越签订了停战协议后,南越政府趁着陆战局势的稳定,积极展开在南海抢占战略要点的活动。从1973年8月份开始,南越军舰在西沙海域不断地驱赶、冲撞和抓捕中国渔民,占领岛屿,企图将中方挤出该地区,进而独占西沙群岛。

到了1974年1月,南越政府宣布要在西沙地区勘探石油,四天之后其战斗舰队就 开到了西沙海域,以武力向中国挑战。而当时中方打仗的基本条件是不好的,于是紧急之中急调了了二艘扫雷艇(396,389号)、二艘猎潜艇(271,274号),于1月17日开向西沙。当时在西沙海域,中方只有402、407两艘渔轮。一天多后中方又急派二艘猎潜艇(281,282号),赶赴西沙增援。就是这两艘艇,保证西西沙之战中方的最后胜利。

1月18日,中国舰艇赶到西沙海域,遇到早已在那里的南越海军舰队,共有一艘驱逐舰(4号)、二艘护卫舰(5、16号)和一艘巡防舰(10号)。南越海军的四艘舰,总重6000多吨,火炮50多门,且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自动火控系统而中方的舰艇加起来才1700多吨,火炮16门,最大的舰吨位还不如越军的最小的舰。当时南越海军对自己的实力评诂是在世界头十名之内,并且中国的战机由于航程太远而无法支援西沙,觉得对中国装备最差的南海舰队还是可以一战。

而也就是在这一天早上,南越舰队指挥官接到了其总统阮文绍可以对中国船舰开火的授权。

可是,当时的中国海军,尽管装备和作战准备不如越军,其勇敢和士气却绝对是一流,面对占压倒优势的南越海军丝毫不怵。而南越海军遇到突然赶来的中国舰艇编队,虽然不放在眼里,却也因不知中方底细而未敢轻举妄动,双方对峙到天黑,各自收兵。

第二天,也就是1月19号,南越舰队看到中方并无增援,于是胆子大了起来。先是其5号舰撞开中方396、389两艇的拦截,用橡皮舟输送40名陆战队登上仍被中方控制的琛航、广金两岛,与岛上的中国民兵对峙。中方的舰艇用火炮瞄着登岛的越军,协助岛上的民兵,而南越军舰太近,其大炮处于死角状态,帮不上什么忙。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中国民兵首先开火,毙敌一名,伤其三名,迫使南越军向后撤退。

看到占不了什么便宜,南越军舰收回了登岛的士兵,开向外海兜了个圈子(使中方舰艇处于其大口径火炮的射击范围之内),企图将中方舰艇逼走。中国舰艇编队非但不退,反而开足马力向南越军舰迎上去。此时对阵的双方,炮口相向、剑拔弩张,距离不断地缩小,紧张万分。终于南越舰队熬不住了,各舰向中方一起开炮,而就在其炮口火焰一闪的霎间,中方炮手也按下了电钮,西沙海战正式打响!

这个时刻是1974年1月19日上午10点25分。

南越军舰的第一炮瞄准的是中方舰艇的指挥台,由于其瞄准了很长时间,所以炮弹打的很准。一排炮下来,中方的几个舰长与政委非死即伤。但是中方舰艇继续高速近敌,发挥小口径速射炮的近距离优势,压制南越军舰。而南越军舰此时由于其大口径火炮发射速度慢,又兼中方舰艇小、舷高只有两米、距离太近进入其死角调整困难,发挥不了火力优势,被中方舰艇狂轰猛打。为了摆脱被动,南越军舰试图拉开距离,中方舰艇则穷追不舍,集中火力攻击南越4号、16号舰。

中方271、274艇的火力,专朝南越4号舰的主炮、火控、通讯与指挥系统倾泻,尽管有5号舰的救援,该舰还是被打的通讯中断、指挥失灵,舰上冒起了浓烟。与此同时南越军舰也拼命开火向中方射击,大口径炮打不了近的就打远处的中国舰艇,以支援同伴。由于中方舰艇和敌人相距太近,不少越军火力都打到自己的军舰上,南越各舰都挨了自己人的炮弹。

南越海军的10号舰为了解救正被中方396、389两艇围攻的16号舰,向389艇冲来并猛烈射击。被敌两面夹攻的389艇多处中弹,6名官兵阵亡,艇上燃起大火,但仍英勇战斗,与396艇一道调转炮口,向10号舰还击,并向该舰冲去。10号舰被击中弹药舱,爆炸起火。389艇此时弹药也已用完,仍然奋力前进,直冲到与10号舰几十米处,中国水兵抄起火箭筒、冲锋枪,向10号舰甲板舱面一通猛射(该批武器本来是运给中方驻岛民兵的,由于18日夜里风浪太大,没能送上岛)。战斗中南越10号舰舰长被击毙。

南越16号舰想要前来搭救10号舰,却被中方396艇拦截攻击。16号舰先前发动机舱水线下中了自己5号舰一发127mm炮弹(幸亏该炮弹没有爆炸,否则越军首先将自己的舰打沉一艘),后来又受到中方两艇夹功,此时其通讯、控制和供电系统都已失灵,舰体倾斜20度(当它后来回到南越军港时已倾斜到了40度,只乘一部主机还能工作),无法继续作战,于是转头逃向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