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春方也。《说文》曰:“动也。从日在木中。”,在《礼记》中有记载“主人就东阶,客人就西阶”。这句话说的就是主客之间礼仪关系,即客人要坐在西边的位置,主人坐在东边的位置,而“做东”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做东”来自《春秋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郑文公在走投无路之下,请“说客”烛之武去秦国说服秦穆公,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说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国在西边,而郑国在东边,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就是“东道主”,后世也就把“东道主”作为了“主人”的一种尊称。

为何讲究“以东为尊”

这种“以东为尊”的座次礼制,自战国始,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仍旧世代延传。而主东宾西这样的礼仪尊卑,则慢慢地被注入了文化内涵,后有了请客称为“做东”,请客的人称为“东道主”,但为何中国古代会有“以东为尊”呢

一、在方位上“以东为富”

在中国古代,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等级地位,北京这座四四方方的城市,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也被分得清清楚楚。

在清朝学者唐晏的《天咫偶闻》中有“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东边靠近通惠河是运输往来的重要据点,国家的仓库也主要集中在这里,所以东边是京城的“金融中心”,住在这里的人自然都是富商大户。

西边是王公贵族云集的地方,清朝的大臣们多居住在此,住在西城的人非富即贵所以称为“西城贵”。而南北两个方位大多都是穷苦老百姓居住在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自然没办法和西城、东城相比。

二、礼仪文化上“以东为贵”

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一直都是“以东为贵”,讲究东为首西为次,从古至今,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也都是居于故宫东侧,而皇后居住的地方称为“东宫”,太子则成为“东宫太子”。

《礼记》中,对于座次的规定还有“夫坐东面西,妻坐西面东”,丈夫为一家之主要坐在东向,妻子则坐在西向。古人认为东方的座位是尊贵的位置,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所记载,“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突出某个人物身份的尊卑,这些统统都说明了古代宴客的座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