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祖先,是先秦时期生活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的乌孙人、康居人及部分塞种人和月氏人,起初接受匈奴的统治,直到汉武帝击败匈奴、开通西域后,才改而向中原王朝称藩。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今日哈萨克斯坦所在的地区,由此被囊括进中国版图。

在此后近800余年的时间里,西域一直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或者向中原王朝称藩,直到唐朝因“安史之乱”失去对它的控制。此后,西域成为突厥、铁勒、回纥、吐蕃(藏族)、大食(阿拉伯人)等民族竞相争夺和融合的地区。766年,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葛逻禄人在背叛唐朝后,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东部建立叶护国,实力一度很强盛。

​从8世纪中期开始,阿拉伯人开始侵入中亚地区,很快便占据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并最终灭亡叶护国。9世纪至12世纪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哈萨克斯坦又相继遭受乌古斯、黑汗、基马克、钦察等汗国的统治,到12世纪上半叶时,又沦为西辽的属地。13世纪初,蒙古人发动一连串的西征事业,哈萨克斯坦因此被征服,并成为金帐汗国(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所建)的领地。

15世纪初,随着金帐汗国的衰落,今天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沦为月即别汗国的属地,但当地民众并不乐意接受该国的统治,于是大部分逃往费尔干纳谷地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并得到察合台汗国的庇护。由是这些部落是脱离月即别汗国统治的逃难者,因此东察合台汗国便称呼他们为“哈萨克”(意为“逃亡者”、“脱离者”),而这便是哈萨克族名称的来源。

​明景泰七年(1456年),在察合台汗国的默许下,哈萨克族的首领克烈汗、贾尼别克汗共同创建哈萨克汗国(1456-1847年),并不断吸引周邻大量游牧部落前来加入。到16世纪20年代时,哈萨克汗国的实力达到巅峰,疆域东至额尔齐斯河,北至伊施姆河、图尔盖州、鄂木斯克,西至里海,南及锡尔河,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哈萨克斯坦的版图。

然而,哈萨克汗国的强盛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哈斯木汗离世后不久(1523年),便迅速陷入割据混战当中,最终分裂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部(“玉兹”在哈萨克语中意为“地区”)。其中,大玉兹主要分布在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以及伊犁河到锡尔河的广阔地区,中玉兹主要分布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脉一带,小玉兹的领地则位于今天哈萨克斯坦的西部。

​17世纪末期,由漠西蒙古人建立的准噶尔汗国(1678-1737年)强势崛起,并成为中亚的霸主,实力可与清朝和沙俄相抗衡。面对准噶尔汗国强大的压力,小玉兹在1730年臣服于沙俄,中玉兹在1735年也寻求沙俄庇护,而大玉兹则被并吞。但是,准噶尔汗国完全控制中亚没多久,便被强大的清朝击灭,时在乾隆二十二年(1737年)。

准噶尔汗国覆灭后,大玉兹故地并入中国,而中玉兹则转而向清朝称藩(小玉兹此时已并入沙俄)。由此,今日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便再度并入中国版图,由清朝设置的伊犁将军管辖,时间长达百余年。然而,清朝虽然成功地收复西域地区,但由于防务的薄弱和此后的一连串变故,逐渐给沙俄提供了入侵的良机。

​1864年,就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当年,沙俄利用清朝内乱、无暇西顾的机会,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清政府跟它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议定书》),从而霸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斋桑湖在内的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由此,今天哈萨克斯坦所在的地区跟中国脱离,成为沙俄的属地。